沉睡千年医书问世——《天回医简》

image.png

一、千年医书意外发掘

2012年,在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中,意外在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发现一处西汉初年的墓葬,考古学界称之为“老官山汉墓”。在后续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堆像软面条一样的黑竹简和一具精美的木胎髹漆经脉人像。

髹漆经脉人像高约14厘米,其头面、四肢、关节、小腹、腰背处刻有111个点和若干铭文,体表有纵贯全身的彩绘、刻划经脉线共63条,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历经10余年,古学家与中医药学家联手根据竹简形状、正文字体、堆叠状况等进行深度还原,共得到920多支医简和50支木牍,2万多字,内容除了人体的经脉、穴位、脏腑等外,还包括很多当时的医学偏方,比如治疗风湿和头疼的方子几乎与现在的医生所用无异。业界把这批医学简牍称为“老官山医简”或“天回医简”。

 

二、或为失传的扁鹊医书

专家们在《天回医简》中发现一个叫“敝昔”的人名。敝昔是谁?专家们在深入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发现“敝昔”就是扁鹊。再加上医简内容大多是讲色脉诊以及针灸原理的内容,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还发现了关于“五色脉诊”的内容,这正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

研究团队证明了《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汉景帝时由齐鲁传入蜀地,是汉代主流医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说,书中所反映的汉代医疗水平已十分发达,不但用上了“中成药”,更有详细的色脉诊体系,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专家们还发现,在成书时间上《天回医简》要比《黄帝内经》早200多年;在内容或形式上《天回医简》中的一句话在《黄帝内经》中便演绎成了一篇甚至两三篇文章。

《黄帝内经》或为《天回医简》解经之书。在与传世文献《黄帝内经》的比较研究中看出,《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就是《天回医简》。

三、是四川又一重要考古发现

四川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濮新介绍,四川地区古代竹木漆器大多数保存较差,除1980年青川郝家坪战国墓曾发现2件木牍外,迄今为止,“天回医简”是四川地区竹简类文物的首次发现,其中散失已久的扁鹊学派医学经典是中华医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虽然甘肃、湖南等地此前或多或少均有医简出土,但《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其涉及中医理论、症候治疗以及针灸、脉诊等中医学的多门学科,说明中医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走向了独立发展的轨道。濮新介绍,与“天回医简”同时出土的完整经穴漆人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对研究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天回医简’的发现,是四川省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

 

四、历经十余年整理出版 记载医方仍具价值

自2012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大量医学简牍,由此开始了多个部门参与推动的、以“天回医简”为名的简牍研究整理工作。历经十余年,“天回医简”经多方努力,进行了研究、修复、还原,并被整理出版。

据了解,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

从考古发掘到整理出版,历经十余年,《天回医简》一次性公布了与医学相关的全部资料。主要包括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像、可见光彩色图像、反印文图像、释文注释及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还附有翔实的整理说明、室内清理揭剥示意图、髹漆经脉人像的彩绘线图,为读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一手研究资料。

《天回医简》主编、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特聘院长柳长华表示,《天回医简》的整理出版以及医药文物的发现,为研究早期中国医学的历史提供了新史料,也将为当代中国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