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谈养生——养好五脏很重要
上期岐黄谈养生中,我们归纳和总结了五味、五气等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本期我们将继续讨论《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中的后续内容,共同探讨五脏与五体的表里相合关系,以及久视、久卧等“五劳”行为对机体的致病机理,通过传统医学视角的解读,帮助大家认识到养好五脏对于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原文】(节选)
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翻译】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这就是五脏所主的部位。
五种过度的疲劳会伤耗五脏的精气:如久视则劳于精气而伤血,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肉,久立则劳于肾及腰、膝、胫等而伤骨,久行则劳于筋脉而伤筋。这就是五劳所伤。
养五脏护五体
在中医学里,皮、肉、筋、骨、脉被称为“五体”,它们在结构上密不可分,功能上互相为用,就像楼房一样,一层层盖起来便组成了我们的身体。本篇中提到了五体对应着身体的不同脏腑,如果能养护好五脏,五体也会得到滋养。首先是心主脉,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全身,若心气不足,血脉就容易瘀堵。现代人压力大、作息乱,就容易出现胸闷、头晕等血管问题;肺主皮,肺通过吸收脾胃运化的食物精华滋养肌表,让皮肤水润、头发有光泽,肺气足的人皮肤就会比较紧致;脾主肉,若能正常消化吸收营养,肌肉就能饱满有力,所以想长肌肉得先吃好饭;肝主筋,只有肝血充足才能让筋腱柔韧灵活,比如久坐不动、姿势歪斜、运动过量都会伤筋;肾主骨,肾中储存的先天精气是骨骼生长的根基,过度劳累、思虑伤神会消耗肾精,导致骨质疏松、腰腿酸软。可见养护好五脏,五体自然就会变得更强健了。
警惕“五劳伤身”
本篇中还首次提到了一个中医概念——“五劳”,五劳是指过劳导致五脏的损伤,说的是不能“过度”的道理。比如很多人喜欢通过刷短视频等方式放松自己,却因为过度用眼而耗损了心神,反而觉得愈加疲惫。还有的人喜欢趁着假期把缺的觉一次性补回来,结果身体不但没有得到休息,反而变得更疲惫。中医认为气是一身之本,健康的身体有赖于气机的条畅,久卧不动,就会使气的正常运行受阻,气滞不利,造成气耗。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在睡眠状态下,大脑的睡眠中枢处于兴奋的状态,而其他的处于抑制状态,如果睡眠时间过长,睡眠中枢就会疲惫,而其他中枢又抑制时间太长,恢复较慢,人就会感觉昏昏沉沉,没有力气。所以周末我们要通过规律作息、合理运动、健康饮食等方式休息,避免耗损气血的假休息行为。同时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在忙碌的工作日之后,让自己满血复活。
中医养生,秉承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精髓。养好五脏,实为维护健康之根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贯彻中医养生智慧,关注饮食均衡、起居有常、适量运动及情绪管理等多维度,精心呵护五脏,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